土地深諳時序之道:春風破土時躬身耕耘,夏雨滂沱時靜守根系,才能在秋日捧出金燦燦的谷穗。在這個追求“快與速度”的時代,鼎正人選擇以土地的哲學作答發展命題。
4月3日下午,一場以“播種與生長”為主題的重點縣域業務拓展暨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業務推進會,在鼎正第一辦公空間珞珈會議室內召開。董事長王雁然、總經理毛迎霞、特邀專家武漢輕工大學土建學院嚴圣華教授、高級顧問余寶軍、生產事業部負責人及核心骨干齊聚一堂,就重點縣域業務拓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業務實施路徑及市場布局展開深入研討。
01定方向:把握戰略機遇,錨定業務重點
會議以“為何發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為切入點,聚焦政策導向、實踐痛點與市場機遇三大維度,深入剖析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的戰略意義、實施難點及潛在機遇,為縣域業務拓展提供清晰方向與行動指南。
會上,產業與空間規劃事業部副總經理常夢醒從政策維度深入解讀了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的市場機遇。她指出,當前我國農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戶均耕地規模較小,難以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導致糧食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農業生產“豐產不豐收”的現象較為普遍。在此背景下,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通過實施"小田并大田"工程,有效破解耕地碎片化困境。這種規模經營轉型,不僅為大型農機具應用和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創造條件,更通過生產要素的集約利用顯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從而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成本降低與效率提升后,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農民收入也相應增加。此外,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還能帶動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如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
3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的《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允許安排地方政府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時,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也為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提供資金支持,多渠道資金保障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作為專業咨詢機構,我們應充分發揮自身在政策解讀、項目規劃和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到這一重大實踐中,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貢獻力量。
與此同時,產業與空間規劃事業部馮婷以云夢縣倒店鄉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為樣本,全面梳理項目現狀,深入剖析現存問題,并提出“1+3+4”系統方法論。駐場負責人胡小虎從項目協調、技術落地及村民溝通等維度分享了實戰經驗,為后續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積累了寶貴經驗。
02明任務:深化協同聯動,攻堅縣域市場
明晰戰略方向后,會議聚焦實施路徑的破題之道。當前,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工作正面臨耕地碎片化、資源沉睡化、產業空心化等多重瓶頸。為破解這些痛點,會議深入剖析了當前業務的挑戰,并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
一是錢從哪里來?改變單靠財政撥款的舊思路,構建“資金拼盤”模式,將政府專項債、政策性貸款與社會資本有機結合,探索創新金融工具,破解資金瓶頸。
二是產業怎么興?全域國土綜合整治不能僅停留在土地平整層面,而應提前謀劃產業布局,通過深化“三產融合”,構建“整治-產業-共富”的良性循環,真正盤活縣域經濟。
三是部門怎么聯動?打破各自為戰的局面,建立從規劃設計、投融資咨詢、落地實施到產業運營的全鏈條服務,形成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確保整治工作有序推進。
四是技術怎么賦能?深度融合AI大模型、智慧農業物聯網及三維實景建模技術,打造動態監測與長效管護平臺,實現整治工作的智能化、精準化,為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嚴圣華教授結合政策與實踐經驗,系統解析了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的核心邏輯。他強調,推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高質量發展,需要構建"鐵三角"模式——政府把控方向、企業整合資源、村民共享收益,特別要注重耕地保護與產業發展的動態平衡。他建議,進一步聚焦農業碳匯、文旅融合等增值路徑,提升項目的可持續性和經濟效益。
03提要求:強化能力建設,打造核心優勢
如何推進全域綜合整治業務?對此副總經理彭亮提出了能力建設的三大要點:首先打破專業壁壘,構建規劃、設計、實施、運營全周期服務能力;其次深化“政-銀-企三方合作機制”,繪制縣域項目機會熱力圖;最終通過標桿項目打造“鼎正模式”,培育兼具技術、管理與鄉村治理經驗的復合型團隊。
董事長王雁然指出,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是鼎正全域咨詢的重要實踐,也是2025年的關鍵業務之一。他從五個方面部署了關鍵行動:
一是市場開拓。深化與資規、農業農村等部門的常態化對接機制;把握政策紅利窗口期,抓住資金鏈支持的機會;與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深度聯系,推動金融模式創新。
二是價值創造。將痛點轉化為價值點,首先通過多層次金融工具組合,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其次探索產業增值路徑,提升項目經濟效益。再次幫助投資人明確收益來源,解決投資回報問題。最后構建系統化的全局思維,優化管理效率。
三是服務升級。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涉及規劃編制、投融資、工程設計、后期運營等多個方面,各部門應攜手推動“單一咨詢”向“策劃-實施-運營”全域咨詢服務轉型,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服務新范式。
四是能力筑基。新模式,推動咨詢業務從傳統模式向創新模式轉型;新技術,打造綠色平臺競爭力,形成獨特的市場競爭力;新團隊,培養兼具鄉村治理經驗與金融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梯隊。五是管理革新。導入敏捷項目管理體系,建立“可行性研究-實施監管-管護評估” 流程,嚴控耕地質量與資金使用風險,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高級顧問余寶軍為本次會議作總結發言,他總結了縣域業務拓展及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的政策、問題與經驗,并明確了下一步工作重點和任務:
一是編制《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操作手冊》,圍繞"政策解析-典型案例-技術路徑-風險防控"四大模塊,形成標準化實施框架,為業務團隊提供全周期作業指南;二是打造可復制的縣域開發樣板,制定5年內覆蓋中部地區100個縣、年度任務目標不低于10萬畝的攻堅目標;三是以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為戰略支點延伸業務領域,推動投融資、規劃設計、產業運營等全面發展;四是加強理論研究與成果推廣,形成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助力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高質量發展;五是建立"月度主題推進-專項督導-成果晾曬"機制,通過關鍵指標與細化措施落地,確保年度經營目標高質量達成。
戰鼓已擂響,沖鋒正當時!這場“春耕行動”,既是鼎正向縣域經濟主戰場進軍的宣言書,更是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躬身答卷。從云夢經驗到百縣攻堅,從鄉村振興到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鼎正人將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向新而行”的創新力,在春天的田野上,播種希望,耕耘未來!